查看原文
其他

募资28亿,微创机器人拟科创版二次上市

器械之家 2022-09-05


器械之家

医疗器械媒体报道先锋

分享专业医疗器械知识

关注 

来源:器械之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近日,器械之家获悉,微创医疗(0853.HK)旗下港股子公司微创机器人(2252.HK)发布公告称,在2022年6月1日举行的董事会会议上,公司建议向中国有关监管机构申请配发及发行不超过116,062,930股A股,并建议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A股于科创板上市及买卖。


受该消息影响,微创机器人港股股价的大幅上涨,截止6月2日收盘,微创机器人涨幅12.93%,合计成交额达0.31亿港元,几乎是其前5个交易日成交额的总和。



公告披露,微创机器人的董事会拟将自建议发行所得款约28亿元投资于手术机器人研发项目、手术机器人产业化项目、营销体系建设及学术推广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01
拟科创版二次上市


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成立于2014年,注册地位于张江科学城,是一家医疗器械公司,致力于设计、开发及商业化创新手术机器人,以协助外科医生完成复杂的外科手术。经过6年左右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球唯一一家业务覆盖腔镜、骨科、泛血管、经自然腔道和经皮穿刺五大“黄金赛道”的手术机器人公司,其产品组合包括三款已获NMPA批准的产品及多款处于不同研发、临床、注册阶段的候选产品。


已获批的三款


2022年1月获批上市的“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成为全球第二个、国产首个全面覆盖胸腔、腹腔、盆腔领域临床应用重要复杂术式的腔镜手术机器人。此外图迈单臂手术机器人已于2021年12月完成了首例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人体试验。



蜻蜓眼®是国内首款进入绿色通道的国产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于2021年6月获得NMPA颁发的上市注册证,成为首批商业化的由中国企业开发的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开创三维电子腹腔镜手术的国产时代,并于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



2022年4月21日,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上市批准,成为当时第一且唯一一款搭载中国企业自主研发、自有知识产权机械臂,并获准上市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其于2021年7月完成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注册临床试验,并向NMPA递交注册申请。并于2021年12月向FDA递交了510K申请。



完成临床试验入组


5月27日,微创机器人宣布公司引进的R-ONE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已完成注册临床试验入组,成为国内首款完成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入组的心血管介入机器人系统。在临床试验期间,R-ONE完成了双支病变、同轴性差的大角度扭曲血管病变、弥漫长病变、钙化性病变、开口异位以及次全闭塞等多种疑难复杂病例,并多次完成三连台手术,充分验证了R-ONE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临床试验阶段


与新加坡BIOBOT SURGICAL PTE. LTD.联合在华合资公司所属产品Mona Lisa,作为一款在经皮穿刺这一赛道布局的创新机器人产品,于2021年11月成功举办临床试验启动仪式并完成首例入组手术。



4月1日,微创支气管镜手术机器人成功完成了一例机器人辅助经支气管镜肺结节活检术。这是国产支气管镜手术机器人完成的首例人体临床试验。



微创支气管镜手术机器人是一种无创经自然腔道机器人手术平台。系统具有超柔顺,超纤细蛇形机器人导管,可通过人体自然腔道,以无体表创伤的方式进入难以触及的狭窄病灶空间,对肺部微小结节等癌症早期病变的早诊早治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微创医疗机器人自主研发的居里夫人™无人操控全自动手术平台已于2021年12月首次尝试前列腺增生介入冷冻消融手术动物实验并取得成功,标志着居里夫人™已经初步具备经皮穿刺全自动手术能力,微创®机器人全自动手术研究取得重要里程碑进展。




凭借其全面的产业布局 ,微创机器人于2021年11月2日IPO登陆港交所,发行价为35.52港元/股,经扣除包销佣金及其他与上市有关的估计开支后,自上市收到的所得款项淨额(包括超额配股权获悉数行使)约为16.82亿港元(相当于约人民币13.75亿元)。


然而仅在港股上市半年多后,微创机器人再传重磅消息, 2022年6月1日公司举行的董事会,会上公司建议向中国有关监管机构申请配发及发行不超过116,062,930股A股,并建议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A股于科创板上市及买卖。


公告披露,微创机器人的董事会拟将自建议发行所得款约28亿元投资于手术机器人研发项目、手术机器人产业化项目、营销体系建设及学术推广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02
或以第五套标准上市


其实,早在2020年年底,微创机器人便表示有拟科创版上市的消息,2020年12月31日,微创机器人与中金公司(601995.SH)签订上市辅导协议,但仅过去半年双方便解除了协议。


当时微创机器人表示,拟调整其上市计划,遂双方解除协议。之后2021年6月微创机器人递表港交所,并于同年11月2日正式登陆港交所。

在港交所上市前,微创机器人三款旗舰产品图迈®Toumai®腔镜手术机器人、蜻蜓眼®DFVision®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和鸿鹄®骨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均已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绿色通道”),但只有蜻蜓眼®于2021年6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此次拟科创板上市,或于公司产品整体进展获得突破有关。


目前微创机器人旗下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和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均已获批,且引进的R-ONE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已完成注册临床试验入组,对于冲击科创板IPO来说无疑是很大助力。



由于科创板上市的第一至第四套上市标准均对营业收入提出硬性指标,而微创机器人目前尚难满足,采用更适合医药医疗行业的“第五套标准”更有可能成为其上市申请的适用标准。


根据规定,“第五套标准”仅对市值和研发进展提出要求:“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此外,在微创版图里,同为微创医疗集团子公司的微创电生理于3月31日科创板首发获通过,成为第一家通过“标准五”上市的医疗器械企业。微创电生理的成功过会,也给微创机器人带来了可借鉴的经验。


且微创机器人储备资金充裕,据年报数据显示微创机器人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14.97亿元增加至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9.41亿元,主要由于2021年11月自上市收取所得款项淨额约13.75亿元所致。


03
手术机器人是一门好生意吗?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科技的快速渗透,医疗健康正在与机器人全面融合,引领外科技术大变革。手术机器人行业迎来快速发展,赛道火热,备受资本青睐。2020 年全球机器人手术市场规模为 61 亿美元,预计从 2021 年到 2028 年将以17.60%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 2028 年将达到222.7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414亿元)。


曾有机构预测,2026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增长到242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4.3%,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国内手术机器人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手术机器人的商业化前景似乎并不太好。


天智航“险退市”


如“国内手术机器人第一股“天智航,近期该公司举行了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由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了若干退市条件,其中明确规定: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前或者之后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是退市条件之一。


而2020年和2021年,天智航营收分别为1.36亿元和1.56亿元,且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距离退市标准只有一步之遥。


此前2020年7月,天智航登陆上交所,市值曾经一度高达360亿元,但如今2年不到,2022年6月2日天智航市值仅为62.10亿元。



再来看看今年一季度的业绩。天智航今年Q1营收断崖式下滑,仅有1715万元。公司解释称,由于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反复,造成骨科手术机器人装机验收工作的延迟,未能按计划在报告期内确认收入。但是这个理由不完整,Q1应收款项为1489万元,环比下滑45%,存货+合同资产5000万元,业务清淡。


微创机器人基本“0”收入


再来看微创机器人,作为全球唯一布局五大“黄金赛道”的手术机器人企业,目前市值也从379亿元下跌到了234.4亿元。


据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微创机器人销售及营销开支为0万元、269.3万元、7918.8万元,行政开支为1066.2万元、2688.4万元、1.07亿元,研发成本为6190万元、1.35亿元、3.9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980.1万元、-2.09亿元及-5.83亿元。


微创机器人布局


2021年公司取得收入人民币215万元,与2020年完全没有任何营业收入相比,已是增长不错;然公司净亏损高达5.84亿元,收入于亏损相比几乎可以忽略。


从两家公司业绩表现可以看出手术机器人发展道路之艰难,国内手术机器人盈利之路依然道阻且长。那么备受资本青睐的手术机器人赛道,到底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就区域市场而言,手术机器人市场的前两名分别为美国和欧盟,规模分别为46亿美元、18亿美元,分别占全球市场的55.1%和21.4%。而国内规模仅有4亿美元,全球市场占比也仅为5.1%。截至2020年年底,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及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的渗透率分别仅为0.5%及不足0.1%。


正是因为手术机器人进入临床手术的时间不长,无论医生还是患者,对于手术机器人的了解和认知都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一定培育期。


另一方面医疗机器人高昂的价格,也让很多未引进机器人的医院望而却步。以天智航骨科手术机器人为例,公司9月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其终端销售价格为千万左右。此外,使用机器人辅助手术带来的安全隐患,更让患者生畏。


总的来说倘若无法解决医院、医生和患者面临的难题,即便生产出了机器人,也可能面临产能利用率不足的问题。


好在,京沪两地2021年起将部分手术机器人纳入医保报销范畴,或给手术机器人企业创造更多机会。


微创机器人也表示已为大规模商业化做好准备:“报告期内(2021年),本集团共建立了十馀家临床应用和培训中心,进一步提高图迈、鸿鹄等本集团产品在医生群体的认可度,为后续的大规模商业化做好充分准备。”


但此次微创机器人拟科创版二次上市,未来如何?尚不可知,器械之家将持续关注。





END 


6月7日直播主题:高管、信息化、跨部门视角下的医械企业数字化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关注微信视频号 器械之家 

相关阅读

戳一下,更有料!

精准智能:迈瑞医疗无创呼吸机新品全面上市

国内最大的眼科械企?再次递表IPO

携手美敦力,挑战达芬奇,交大教授又获数亿融资

2021全球医械销售薪资出炉!第一居然是...

上海全面恢复,这一国产首台创新设备临床启动

违反纳斯达克规则:全球牙科老大或面临退市

对赌引发血案:三甲副院长自杀、院长被判12年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2022大学医学影像专业排名

五年专利争霸:强生败诉直觉外科

与VR巨头合作!西门子医疗布局这一领域


内镜交流群骨科交流群
手术机器人交流群

体外诊断交流群
影像交流群
健康交流群

这里是器械之家相关行业交流群,欢迎扫码加入,扫码加入你可以得到:1.更多的行业人脉;2.结交更多的资源。

务合作:qxzj@landianyiliao.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